公元423 年,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病逝;太子拓跋焘继位,是为太武帝,当时仅十六岁。
太武帝拓跋焘英武可畏,怀有翦灭群雄、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。
大武帝拓跋焘继位后不久,便找来崔浩商讨统一北方之事。
太武帝拓跋焘问:“以卿之见,目前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是哪些国家?”
崔浩说:“现在我们北魏国是四面受敌:北有柔然,西有夏国,东有北燕,南有刘宋,其中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是柔然和夏国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问:“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对付他们呢?”
崔浩思忖片刻,说:“如今陛下想统一北方,您的对手是柔然主纥升盖可汗、夏主赫连勃勃、北燕主冯跋、刘宋皇帝刘义符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点头说:“是啊!”
崔浩说:“陛下您自己估计一下,在国力、兵力、强悍、仁爱等方面,与柔然主绝升盖可汗、夏主赫连勃勃、北燕主冯跋、刘宋刘义符相比谁强呢?”太武帝拓跋焘沉默了一会,说,“朕有胜过他们的地方,也有不及他们的地方。”
崔浩说:“让臣拿他们四个人与陛下比一下。柔然主纥升盖可汗在国力上不如您,因为他们长期游牧,比较落后;在兵力上与您旗鼓相当,在勇武方面可以和您一比高低;在仁爱方面纥升盖可汗差距比较大,他生性残忍,部下都十分惧怕他,这不是好征兆。从这四个方面比较,您胜柔然主纥升盖可汗一筹,可以征服他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问:“朕与夏主相比怎样?”
崔浩说:“陛下在仁爱方面胜过夏主赫连勃勃。据了解,夏国的百姓积怨甚多;在国力上略逊陛下,但在兵力和勇武方面都是咄咄逼人的,不可轻视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问:“以卿之见,朕奈何不了夏主?”
崔浩说:“臣不是这个意思。陛下想想,夏国民不聊生,怨声迭起。夏国表面上比较强大,但外强中干,已失去了民心。这样一来,他的优势就容易变为劣势。如果陛下能针对夏国的弱点,增强国力,改善军力,操练士卒,那么,夏国就会是您的手下败将。”太武帝拓跋焘听后频频点头。
崔浩又说:“北燕冯跋在国力、兵力、勇武、仁爱方面均不如陛下,所以说陛下消灭北燕易如反掌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问:“那刘宋呢?”崔浩说:“刘宋在国力方面与您不相上下,且地盘比您大,从整体国力上看,可能还要比您强;刘宋的兵力也很强大,与您可以打个平手;在勇武方面刘宋皇帝刘义符不是您的对手,但他手下有许多虎将,很能打仗,不能忽视;仁爱方面,刘宋刘义符远不如您,他当太子时就终日无所事事,胡作非为。当皇帝后便一任放纵,将朝政一股脑地推给新任的宰相、司空、领军将军等。从这一点来看,刘宋名义上一统半壁江山,其实却已失去了天下人心。陛下就可以利用这一点与刘宋周旋,不断消耗它的势力和实力,先千方百计统一北方,然后再与刘宋争天下。”
崔浩略停了一会,又说:“我给陛下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,我们对付柔然、夏国、北燕、刘宋的策略应是审时度势,韬光养晦,等待时机,乘虚而入。也就是说,要高瞻远瞩洞察天下之事,推测、估计各种形势的变化,看是否对我有利;要隐藏自己的锋芒,不外露;要有耐心等待,不急躁,沉住气,很多事失利,都是因为操之过急,时机不到,就盲目行事;要千方百计找出对方的弱点,瞄准对方的薄弱之处,乘虚而入,用最小的攻击力量获得最大的攻击效果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问:“卿以为,怎样才能找到对方的薄弱之处呢?”
崔浩说:“一般说来,事物的产生、发展和灭亡都是有一定的自然规律的,对方灭亡的过程,也是初露覆灭的端倪、出现缝隙(即薄弱之处)的过程。能否洞察这些,并乘隙而攻击,加速其灭亡的速度,是使自己成功的一种谋略。同样,为了抑制对方的生长和发展,寻其初生的缝隙加以攻击,也是使自己日后不面临强敌的一种策略。因此,不可以在没有寻找出对手的‘缝隙’时而贸然出击,以避免自己付出更大的牺牲和伤亡;也不可以在已寻找出对手的‘缝隙’时而犹豫不决,以免使自己因为贻误战机而悔恨终生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听得连连点头。
崔浩接着说:“如果能明晓此理,那么,在形势发展的转变过程中,必然能发现对手的‘缝隙’(即薄弱之处)。所有的外交和作战等等,都必须侦察出这种‘缝隙’(即薄弱之处)来,而且是要在‘缝隙’刚刚萌芽时就能侦察得到。至于侦察的方法,则是千变万化。只是必须配合现实状况而巧妙地加以运用。当周密细致地侦察出对方的‘缝隙’(即薄弱之处〕时,就要果断地、及时地给予无情的打击,而使自己的力量不断强大起来,这是伟业得到成功的一种制敌获胜的谋略。”
崔浩给太武帝拓跋焘精心分析了北魏与柔然、夏国、北燕、刘宋的优势和劣势后,又讲了如何富国强兵,并提出扬己之长、避己之短、化弱为强、抑对方长利用对方之短,化其强为弱的具体办法。
太武帝拓跋焘听了,大喜过望,于是决定按崔浩所说的计策去做。
太武帝拓跋焘不动声色采取了审时度势,韬光养晦的策略,等待时机,乘虚而入。暗地里积极发展国力,加强军备,励精图治。
一天,太武帝拓跋焘骑着马巡视到距平城百余里的丰镇。发现那里有数千人在担土搬砖,构筑长城。
太武帝拓跋焘问侍从是怎么回事?
侍从说:“明元帝拓跋嗣去世前一年,为了防止北方强敌柔然族的不断侵犯,便决定修筑一道长城,从西起五原东至赤城(今河北赤城县)。
太武帝拓跋焘一口气登上城墙,极目远望,塞外的荒漠广阔无际。他想,凭这座长城能挡住柔然进犯?柔然骁勇善战,靠骑马征战,随意性很大,就是十座长城也很难挡住柔然的进犯。
太武帝拓跋焘沉思良久没有说话。监督修长城的官吏以为拓跋焘对修长城的进展不满意,连忙跪在地下,小心翼翼地说:“请陛下宽恕,工程巨大,而人力财力不足,卑职已向地方摊派民夫、财力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看着跪在地下的官吏说:“朕不是这个意思,朕以为这长城不必再修了。”
周围的侍从都不明白太武帝拓跋焘的意思,但也没人敢问。
司空奚斤壮着胆子试探着问:“陛下的意思是不用修长城了?那如果柔然来进犯怎么办?”
太武帝拓跋焘说:“柔然飘忽不定,像蝗虫一样遍野都是,一座城墙是挡不住他们的。”
司空奚斤又说:“有一座城墙,总是守卫国都的屏障啊!”
太武帝拓跋焘看了一眼奚斤,说:“作为北魏的将军,不能总想守,要进攻!”司空奚斤说:“陛下,这长城可是先帝留下的未竟之事……”太武帝拓跋焘说:“先帝留下的未竟的事业不是长城!”奚斤和众侍从都疑惑不解,但没有敢再问。
太武帝拓跋焘铿锵有力地说:“先帝未竟的大业是一统天下!怎样一统天下?靠防守是不能得天下的,要让这些修长城的人骑上战马,穿上盔甲,拿起长矛、大刀,去进攻敌人,我们要永远去进攻敌人,而让敌人去防御我们。我想,只要我们有这种气魄和胆识,统一北方的大业就为期不远了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话音未落,突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传来。马上坐的是皇宫侍从,他跳下马,向大武帝拓跋焘跑来,随即跪倒在地,说:“启禀陛下,侍中大人崔浩请皇帝火速返回都城。”“什么事那么急?”太武帝拓跋焘问。
“边关告急:柔然纥升盖可汗率六万骑兵大举进犯,现已占领故都盛乐城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)!”
“故都盛乐被柔然占了?!”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。柔然是鲜卑族的一支,又叫蠕蠕或叫芮芮,长期游牧在拓跋部的北边,冬天从漠北迁向漠南,夏天又回到漠北,每年向拓跋部贡献“马畜貂豽皮”。拓跋珪攻打过柔然,把这个部落迁到了云中。公元394 年,柔然首领社逃走。公元420 年,社征服高车诸部,雄踞漠北,自称豆伐可汗(豆伐系驾驭开张之意,可汗即皇帝),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游牧政权。其领地东到朝鲜故地之西,西到焉耆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),北到贝加尔湖,南面和北魏隔着一片广大的牧地,时常攻掠北魏的边境。但这时,柔然还很落后,只不过是一个大规模的军事行政联合体。豆伐死后,大檀(社叔父之子)自号纥升盖可汗(意为制胜之王)使柔然国进入极盛时期,其边境曾扩展到哈萨克草原。
柔然为了虏掠马匹、粮草和战俘,经常进犯北魏。特别是大檀称汗后,柔然成了对北魏威胁最大的强敌,迫使拓跋珪在平城周围设立了六个军事重镇拱围京城。拓跋嗣临死前又在平城北方建起这座长城。
太武帝拓跋焘火速赶回平城。
议政殿内,文武群臣个个惊恐万状,如临大敌。
太武帝拓跋焘对群臣说:“请众卿献计,怎样破柔然?”
一个大臣说:“来者不善,善者不来,柔然侵犯盛乐早已蓄谋已久,其来势凶猛。我若贸然发兵去盛乐,大约有百里,待我疲惫之师赶到盛乐,柔然以逸待劳,并做好充分准备,我肯定要吃大亏。”
另一个大臣接着说:“我北魏现在处境很危险,西夏和北燕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。如果我出兵攻击柔然,西夏主赫连昌(居今河套二带),北燕主冯跋(居今唐山至阜新一带),必乘虚而入左右夹攻。我若腹背受敌,将有亡国的危险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铁青着脸说:“按你们说法,柔然掳掠,蹂躏盛乐,我们不能去救援,只能听凭柔然为所欲为?”
突然,一个侍从慌慌张张跑进来,跪下启奏:“陛下,斥侯(侦察人员)
有报,大檀扬言,近日将率柔然精锐士卒血洗平城!“群臣听了,吓得惊慌失措。
太武帝拓跋焘怒气冲冲地喊道:“众卿,斥侯之报你们也听见了,对豺狼不追打,反而往它嘴里塞羊羔,我看这个塞羊羔的猎手也要被豺狼吃掉!
盛乐不保,平城也危在旦夕!“
侍中崔浩这时站出来,坚定地说:“养虎为患,对柔然的侵犯绝不能容忍,要以牙还牙。必须出兵盛乐,打击柔然的嚣张气焰,壮我国威!”
太武帝拓跋焘听后,转怒为喜地说:“崔浩不畏强敌,有骨气,进爵一等!以后,谁胆小如鼠,均降秩一阶!”接着,太武帝拓跋焘用锐利的目光扫射众臣,说:“柔然乃不曾开化的野人,以后只能称蠕蠕,不得再称柔然,违者斩!以后谁再惧怕蠕蠕也一律罢官!朕决心己下,立即传我的命令:明日朕亲率大军支援盛乐!”
崔浩听太武帝拓跋焘发此言,力劝拓跋焘守城固本。
司空奚斤也劝拓跋焘不要远征,他愿代太武帝远征讨伐柔然。
太武帝拓跋焘却说:“朕决心已下,要与柔然在盛乐城下比个高低!”
翌日,太武帝拓跋焘亲自率二万轻骑兵赶往盛乐,他们三天两夜疾进,才抵达云中。
在盛乐城下,太武帝拓跋焘率魏军与柔然军对阵。
崔浩在阵中观察柔然军,只见城墙上旌旗招展,柔然军戒备森严。
崔浩悄悄对太武帝拓跋焘说:“以臣之见,今天不能攻城,我们先退回三十里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问:“为何要退?”
崔浩说:“目前,柔然兵士气正旺盛,加之我们兵马少,不能与他们硬拼,只能用谋略智取他们。我们先用‘调虎离山’之计,想办法把柔然引出城,然后设埋伏攻击它,让它陷入混乱,我们乘混乱攻之,以我精兵斩杀其士卒,此乃以少胜多,以弱胜强的谋略。”
太武帝拓跋焘立即下今后退三十里。不少将士迷惑不解。
夜深人静时,盛乐城外突然出现数百名黑影借助夜幕缓缓蠕动着。
原来崔浩知道柔然兵强马壮,而且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,只能用谋略战胜它。当魏军后退三十里安营扎寨后,崔浩又派数百侦察兵悄悄运动到盛乐城外,在城外一片黄沙中埋了成千上万锋利的铁蒺藜。
第二天早晨,太武帝拓跋焘率领北魏二万轻骑兵兵临城下叫阵。
突然,柔然主纥升盖可汗把手中的令旗一挥。数声炮响后,盛乐门打开,数千名柔然骑兵像潮水一样涌过来。
太武帝拓跋焘装作惊恐的样子,调转马头就跑,北魏兵也假装纷纷败下阵来,柔然兵恶虎扑食般猛追。突然,柔然骑兵像退潮般“哗哗”倒下一大片,传出阵阵鬼哭狼嚎声。
原来柔然骑兵只顾拼命追杀,没想到黄沙下埋了数万四角如锥的铁蒺藜。
但柔然主绝升盖可汗仍在后面督战。柔然军士卒只好拼死往前冲,柔然兵像潮水般涌来。一批倒下,紧接着下一批又涌来,骠;悍的柔然兵踏着前面柔然军的尸体,终于冲过了蒺藜区。
太武帝拓跋焘率二万北魏兵有计划地后退了数里,然后把阵势摆好。只等柔然兵飞蛾扑火般扑上来时,太武帝拓跋焘将手中的黄旗一挥,只听“忽啦啦”一声,魏军阵内并排冲出一群战马。这些马身两侧绑着长竹竿,马背上驮着大铁雷,内装炸药和毒剂,这些马的尾巴被涂上硫磺粉。当战马冲阵时,用火点燃,烧得战马疼痛难忍,惊恐不已,便拼命直冲敌阵,铁雷相继轰轰爆炸,柔然兵顿时被炸得死伤无数,乱作一团,自相践踏起来。拓跋焘接连放出三批马队,使柔然兵被炸得溃不成军。
太武帝拓跋焘正想率军冲入敌阵。
忽听几声大吼,只见柔然主纥升盖可汗挺枪跃马冲到阵前。
柔然主纥升盖可汗大吼几声稳住阵脚,随即用嘴衔枪,脱去身上的战袍,光着膀子又大吼一声,向魏军阵冲过来。
太武帝拓跋焘盯住柔然主纥升盖可汗,急忙将手中的黄旗连挥三下,只见魏兵齐刷刷地把只露两只眼睛的黑布套套在头上,然后把袖头的手罩放下遮住手背。柔然主纥升盖可汗见状,心想不好,不知拓跋焘又搞什么计谋,想要撤退,但大军像脱弦而出的箭已来不及收了,只好冒险冲过来。
太武帝拓跋焘见到柔然主纥升盖可汗分外眼红,正欲策马上前。
大将奚斤连忙喊:“陛下,纥升盖可汗力大无比,身经百战,千万别上前……”
奚斤的话还没说完,太武帝拓跋焘的坐骑就窜出来,奚斤只好大喝一声,紧跟而上。
北魏和柔然两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。只听杀声震天,只见烟尘蔽日,尸体遍野。
柔然兵依仗兵多势众,把北魏兵团团包围。柔然军的骑兵紧逼太武帝拓跋焘的马首,依次排列,如同铁墙。北魏将士大为恐惧,太武帝拓跋焘却神情自若,十分镇静,军心这才稳住。
太武帝拓跋焘挺枪与柔然主纥升盖可汗奋力相搏,两人正杀得难解难分,突然飞来一支袖箭,正射中太武帝拓跋焘的左臂,拓跋焘忍痛拔掉袖箭,继续率军与柔然兵拼杀。北魏兵见皇帝负伤仍在拼杀,士气大振,个个像小老虎一样冲进柔然兵中拼搏。
北魏军与柔然兵大约厮杀了两个时辰。太武帝拓跋焘见柔然主纥升盖可汗已是大汗淋漓,便迅速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袋,在奋力挡架柔然主纥升盖可汗刺来的长枪时,趁势将布袋向柔然主纥升盖可汗的身上抛去,一片自粉粘在了柔然主身上。魏兵见状相继掏出小布袋将白粉撒向柔然兵。顷刻,柔然兵不知何物附身,但觉痛痒难忍,无力厮杀,纷纷被魏兵刺落马下。此时,柔然大将阶斤已被魏军用箭射死。柔然主纥升盖可汗十分惊恐,无心恋战,忙拨转马头杀开一条血路落荒而逃。
柔然兵见主帅先逃跑了,也纷纷逃窜。太武帝拓跋焘率军穷追猛打,一直追杀十余里,才勒住坐骑,然后命令大将奚斤等分兵三路追到百里以外,一举将柔然兵逐出漠北。
原来,这又是崔浩的计谋,因为崔浩深知柔然兵决战时有脱光上衣的习惯,便把战国时田单的火牛阵改成火马阵并配以炸雷,激怒柔然主纥升盖可汗,使之脱去上衣决以死战,然后再用硝火、红砒、毒蛇骨、狼毒、硫酸等配制成的毒粉撒在敌人身上,使人奇痛奇痒。而魏军身着戎装,头戴布罩,手上又有遮布,所以安然无恙。
大将奚斤率三路大军对柔然紧追不舍,使柔然军几乎没有喘气的余地。
柔然兵跑得慢的均被北魏军斩杀,跑得快的因喝了魏兵事先投毒的水,所剩也无几。原来,崔浩事先派魏兵在盛乐城百里之外去漠北的路上,凡有水的地方,均投下毒药。
夜幕刚降临,大将奚斤率三路大军凯旋而归,并向太武帝拓跋焘禀报了柔然兵死伤情况。太武帝拓跋焘听后大喜,拍着崔浩的肩膀说:“这都是他的功劳。”
当天晚上,盛乐城内,张灯结彩,百姓杀猪宰羊,与平城来的北魏兵像过节一样庆贺了一番。
这是大武帝拓跋焘登基后,打的一个大胜仗。
沉浸在欢庆气氛中的盛乐宫前,盛乐城数万百姓在等待太武帝拓跋焘的接见。
不一会儿,拓跋焘在崔浩等文武大臣的陪同下出现在盛乐宫前,百姓们虔诚地跪倒在地。齐声山呼:“吾皇万岁!万万岁!!”
太武帝拓跋焘脸上流露出胜利者的微笑。透过这振奋人心的场面,年轻的皇帝想起父辈留下的未竟大业,禁不住热血沸腾,但很快又冷静下来,他又想到韬光养晦的谋略。他知道,要成就大业还需要再等待时机。
招商银行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
崔浩 第六章 拓跋焘登基欲称霸 崔浩献计韬光养晦
CopyRight © 2020 本作品由豆豆言情小说网提供,仅供试阅。如果您喜欢,请购买正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