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婉瞧着生了金山之后一直没瘦下来的宁清就说:「汤圆是白来的,可是肚子总是你的,吃撑了难受的也是你,何况这糯米的东西也不克化。」
宁清哪里听得进去,「没事的,我脾胃一向好。」见没有一个人赞同,就找了个借口说:「在镇子里走了一大圈之后我又饿了。」又拉了丈夫,「我们一起去吧!」
刘五郎也觉得这白食不吃很可惜,「我也饿了,陪你一起吧。」
于氏就抱过金山,「孩子可不许他们再吃,该积食了!」
宁清也点头,却又想出了一个办法,「我们不如回家取了大碗,将吃不完的汤圆带回去,明天早上再吃。」
宁婉实在被二姐的悭吝吓到了,「大家若都像你这样想,马家和吴家准备多少吃的也不够。」实际上马驿镇并不大,几百户人家多是相识的,谁家好意思将汤圆带回家呢?
一向会过日子的于氏竟也反对,「将来都是街坊邻居,哪里能做那样丢人现眼的事,让人笑话!」又向大家说:「你们想吃的就去吃,不想去的就看灯。」
于是除了宁清和刘五郎,就都过来看灯。原来马家门前不似别人家挂了一排灯笼,也不似吴家在地上摆了许多花灯,却用木头搭了个架子挂上了五六排一色方形大红灯笼,样子虽然普通,但上面却有灯迷和画迷。听说只要猜中,就可以把写了迷题的灯提走。
因此许多人围着灯笼细细地琢磨,人围得比吃汤圆的还多。
识字的人自然去看灯迷,马驿镇上还是不识字的人多,都围在画迷那处,更有站在一旁瞧热闹的,宁家人几个人在画迷那边转了一圈都不得要领,退下来都说:「一点头绪也没有,果然不是好猜的。」
猜迷这种事说难不难,说容易也不容易,就是要用心。家里人一年到头忙着生计,哪里有这个闲心,当然不得要领。
宁婉是有过轻闲时光的,她那时初识了字很是涉猎了一些杂书,是以这一路上她其实是猜出了几个灯迷的,但她识字的事本已经很牵强,哪里还好显露才能?
现在见爹娘皆摇头不解,就连石头和金山也颇有些垂头丧气之态,就笑着拉住娘的手告诉她,「那个画着瓷盘里装着鲜花的那个是盘香,娘提了灯笼去说一声,就能把灯笼拿回来给石头和金山玩了。」
盘香是最常见的东西了,宁家在夏日里用干艾草编成的绳子盘起来就算是盘香了,至于杂货铺子卖的制好的盘香又要精致得多,用专门的小架子撑着正好能点上一夜,不但驱蚊还有非常好闻的香味儿,而寺庙里、有钱人家还会用沉香、檀香、或者香花、药材做出更高档的盘香,其中有许多是不传之秘。
于氏自然知道盘香的,但是她不明白,「那怎么就是盘香呢?」
「花不就是香,放在盘子里就是盘香了。」
听幺女讲了原因,于氏又怀疑起来,「这么简单?只怕错了让人笑话!」宁家人在一旁看,常见了有人提了灯笼去问的,结果不对只得又将灯笼挂回来,就引起看热闹人的一阵阵哄笑。
「肯定是对的,」宁婉就说:「娘你可注意到了?马家出的迷都是铺子里的东西,他们铺子可不是卖盘香?」
「噢!」于氏拍了拍额头,「可不是?」说着几步上前将那灯笼摘了下来,拿到马家铺子前面与人说了几句,只一会儿就笑眯眯地提着那灯笼回来了。
石头和金山手里都有灯笼,可是见了于氏新提回来的灯笼却都抢着要,于氏居中调停,让两个一起玩儿,又向丈夫和幺女说:「我跟铺子里人说了是盘香,他们不只把灯笼给了我,还另给我一包盘香呢!」说着将手里的一个纸袋给他们看,正是装着盘香的。
「哎呦,这香也要十六个钱呢!」宁清吃了汤圆回来,见了娘得的香就说:「一袋里面四个盘香,每个四个钱。」
娘用手捏着,「是两个的。」
宁清就笑,「娘,盘香从来都是两个卷在一起的,用的时候再分开,所以是四个。」
娘便打开纸袋一看,果然两个盘香紧紧地卷在一起,「这可怎么打开呀,怕不弄碎了?」农家平日过日子极省的,从不花钱买香,夏日里驱蚊只是用蒿草,当然就不会用了。
宁清嫁到了刘家倒是见过,就说:「用手一转就分开了,很容易的。」又急着问:「这是谁猜出来的迷?」
娘就将刚刚的事情说了,「现在说开了也没什么,可当时就怎么也想不到,还是婉儿脑瓜儿好用。」
宁清也自谓脑瓜好用,于是和刘五郎又去看那迷,可半晌还是空手回来了,「容易的都让人猜走了,剩下的都是难的。」又推宁婉,「你再去猜一个,只得了一个灯笼,石头和金山给谁好。」
宁婉无奈只得上前又看那些迷题,见一个灯笼上用黄色写了两个相连的木字,就摘了灯笼上前对站在铺子里的马掌柜说:「这个是黄连木吧。」
「不错!」马掌柜点头笑道:「小姑娘好聪明呀!」从柜台里拿出一个漂亮的小瓷盒,「这是用黄连木油做的香脂,比寻常的胭脂要好得多,每天坚持抹,就不会生皱纹的。」
招商银行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
生财闺女 卷二 V第17章[01.30]
CopyRight © 2020 本作品由豆豆言情小说网提供,仅供试阅。如果您喜欢,请购买正版。